2024/05/10 | 学易笔谈 | 90 阅读
在学习《周易》的经文过程中,有些基础概念需要提前了解,否则直接阅读相关书籍,便会云里雾里。因此结合张善文先生《周易入门》、以及来知德夫子《周易集注》书中的一些内容,将基础概念整理如下。
卦时
周易共有六十四卦,每一卦均有其特定的背景,称之为「卦时」。如《讼》卦,象征争讼之时;《泰》卦,象征通泰之时;《未济》卦,象征事未成之时。余可类推。
二体
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合而成,因此每卦中均包含着两个八卦,居于上者,称为「上卦」,也称「外卦」、「悔卦」;居于下者,称为「下卦」,也称「内卦」、「贞卦」。
上下两卦象征着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,下卦为小成阶段,上卦则发展至大成阶段。同时内外卦也可表示事物所处的地位高低、距离的远近等等。
爻位
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由六爻构成,或阴或阳,而每一爻所处的位置称为「爻位」。爻位由下至上依次排列,分别为初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,象征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生长变化的规律。
爻位有奇、偶之分,初、三、五为奇位,称为「阳位」;二、四、六为偶位,称为「阴位」。若是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,称之为「当位」,亦称为「得正」、「得位」;若是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,则称之为「不当位」,亦称为「失正」、「失位」。
中
在六爻中,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位,而第五爻处于上卦的中位,这两者象征事物守持中道、行为不偏,称为「中」。
凡是阳爻居中位,象征刚中之德;阴爻居中位,象征柔中之德。而若是阴爻处二位,阳爻处五位,则既中且得正,称为「中正」。
三才
三才,即天、地、人三者。八卦的每一卦,由三画构成,因此以下画为地,中画为人,上画为天。
而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由六画构成,因此以初、二为地,三、四为人,五、上为天,象征人立于天地之间。
承、乘、比、应
承为承受,凡下爻紧靠上爻者,称为「承」,是一种位置关系,代表以下承上之意。阴爻上承阳爻者,象征柔弱者顺承刚强者,以求援助。大抵以阴阳当位之爻相承为吉,不当位之爻相承者则多凶。
乘为乘坐,凡上爻高凌下爻者,称为「乘」,是一种位置关系,代表以上凌下之意。阴爻乘阳爻者为「乘刚」,象征弱者乘凌强者,小人乘凌君子,义多不善。
比为比邻,凡六爻之间逐爻相连并列者,称为「比」,是一种位置关系,代表两相比邻。如初与二比,二与三比,三与四比,四与五比,五与上比。两爻互比之际,同时也体现着「承」、「乘」的位置关系。
应为对应,在六爻中处于下卦的三爻与处于上卦的三爻两两交相感应,称为「应」。如初与四应,二与五应,三与上应。若对应之爻一阴一阳,则可两相交感,称为「有应」;若对应之爻两者俱为阳或俱为阴,则称为「无应」。正与现代物理学中的“同性相斥,异性相吸”的法则相类似。
卦主
在六十四卦中,每一卦皆有为主之爻,称之为「卦主」。卦主分为两种类型,一种是「成卦之主」,全卦意义因之而起。例如《夬》卦,上六一阴高凌于上,被五阳所决除,全卦含“君子决除小人”之义,而上六即为该卦的「成卦之主」。
另一种则是「主卦之主」,即该卦六爻中最完美的主爻。例如《乾》卦,第五爻阳刚盛美,有“飞龙在天”之象,即为该卦的「主卦之主」。
互卦
每卦六爻之间,除初、上两爻外,中间的四爻又可以组成两个三画卦,称为「互卦」,其中二、三、四爻所组成的卦称为「下互」,三、四、五爻所组成的卦称为「上互」。
例如《风山渐》卦,外卦为巽,内卦为艮,二、三、四爻组成下互「坎」卦,三、四、五爻组成上互「离」卦。
错卦
天地造化之理,独阴独阳不能生成,故有刚必有柔,有男必有女,所以八卦相错。错者,阴与阳相对也,即乾与坤错,震与巽错,坎与离错,艮与兑错。
八卦既相错,所以象即寓含于错之中。如乾错坤,乾为马,坤即「利牝马之贞」。履卦,兑错艮,艮为虎,文王即以虎言之。革卦上体仍兑,周公九五爻亦以虎言之。又睽卦,上九纯用错卦,师卦「王三锡命」,纯用天火同人之错,皆可为证。
又有以互卦之错而言者,如小畜言「云」,因外互离错坎之故;六四言「血」者,坎为血也。又如艮卦九三,下互为坎,爻辞曰「熏心」,以错离有火烟也。
综卦
综,即织布帛之综,上下颠倒之意。如巽综即为兑,艮综即为震。如屯卦与蒙卦相综,在屯为雷,在蒙则为山。如履卦与小畜卦相综,在履则为泽,在小畜则为风。
八卦既相综,所以象即寓含于综之中。如噬嗑「利用狱」,贲乃相综之卦,亦以狱言之。又如损卦与益卦相综,损之六五即益之六二,其象皆为「十朋之龟」,以其相综也。有以上六下初而综者,则「自外来,而为主与内」是也。有以二五而综者,「柔得中而上行」是也。《易》以道阴阳,阴阳之理流行不常,非死物而胶固一定,故可颠之倒之,可上可下,以其流行不常耳。
CopyRight © 2023 晋阳先生